English

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获重要进展

1998-12-16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丰捷)本世纪末举世瞩目的学术盛事、“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中之重”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依据古文字学家研究结论,由天文学家进行推算,判定商王武丁在位的大致年代应在公元前1250年至公元前1192年之间;经专家们对西安市郊丰镐遗址样品进行碳14测定,已可推定武王伐纣之年应在公元前1050—1020年之间。今天,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和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联合举办“夏商周断代工程”专题报告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瑞环首先向参与支持“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专家学者及有关人员表示敬意和感谢。他说,夏商周三代是我国文明国家的形成时期,也是我国文化底蕴的奠定时期,这一时期的文明成果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然而非常遗憾的是,这时期我们却没有确切的纪年。三代年表的确立,为科学研究我国五千年文明史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是对世界历史研究的一个突出贡献。

李瑞环说,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认识世界主要依赖于物质生产活动,通过物质生产活动逐步认识自然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科学技术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不仅深刻地改变着物质世界的面貌,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方式,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人们对社会对历史认识的片面、误差,有的是社会科学自身的问题,有的则是受自然科学水平的限制,即所谓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局限。回顾人类认识的发展史,每一次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都使人们对人文科学领域许多问题发生飞跃性的认识,甚至导致对一些已有结论的重新认识。人文科学必须关注和追赶科学技术的发展,善于从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中汲取营养,寻找手段,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夏商周断代工程”取得的成果就是人文科学与现代科技结合的成果。我们庆贺这一重大成果,同时也庆贺取得成果的方式,并希望今后有更多的课题采用这种方式。

李瑞环勉励大家再接再厉,认真研究解决好剩下的难点问题,圆满完成预定的各项任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在会上讲话。他说,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由勃兴到繁盛的重要时期,解决夏商周的年代问题,对深入阐发中华文明的源流,展示中华文明的成就有重要作用。因此,“夏商周断代工程”既是重要的科学研究,又有很大的政治意义、文化意义。这一“工程”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走多学科交叉的道路。二是在正确方向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学者专家的作用。三是在“工程”中实行老中青三结合。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前所长李学勤和北京大学文博院院长、考古系主任李伯谦,以及“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张培瑜在会上分别向与会者介绍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进展情况。据了解,专家们对位于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作了进一步发掘和论证,现已取得共识: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目前,专家们正在对该遗址范围内的采样进行测年工作,夏代基本年代框架建立的条件已经具备。专家们确认,偃师商城内小城的始建可以作为夏商两代分界的界标。

报告会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钱伟长、李贵鲜、陈俊生和部分在京的全国政协委员、有关专家学者出席了今天的报告会。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